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知识 >新年特辑:心理学中最宝贵的实验思维(火眼金睛)
新年特辑:心理学中最宝贵的实验思维(火眼金睛)

作者:胡超

编辑:李雨秋

作者介绍:胡超,东南大学医学人文系副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文章来源于“东大人心”公众号。

小编的话

心理学最核心、最宝贵的思维是什么?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有何区别?如何看清那些遍布朋友圈和头条的标题党文章?怎样发现一篇真正的科普文章?实验思维将帮助我们炼就“火眼金睛”、掌握辨识之术。全文共3650字,预计阅读8分钟。

心理学中最有用、最宝贵的是实验思维:将实验研究背后的思维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看穿种种因果关系的错觉。


什么是实验?看这个就够了:(作者提示:网易公开课中《Crash Course:10分钟心理学速成》这一系列的课都可以听一遍,是我目前发现最好的网课。)

地址: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MB3BV210T&mid=MB3C1QFUM

看完这10分钟视频后,思考以下问题:

1下列哪些研究是相关研究?哪些是实验研究?如何将其中的相关研究方案改造升级为实验研究方案?

1、迷信的C罗:

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员在关键比赛时会有许多迷信行为,比如C罗喜欢在罚定位球前来个特别的姿势,据说是为了求好运。而且,研究发现,迷信行为越多,运动员成绩越好,说明迷信行为可增加运动员积极信念、缓解焦虑,提升表现。

2、吊桥上的邂逅:

研究人员找了一个美女助理,分别站在一个大学的两座桥上,一座是晃荡的吊桥,一座是稳定的拱桥,美女助理拦下过桥的每个男同学,请他们帮忙做问卷,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同学们后续有问题可以联系她。结果发现,在吊桥上,平均每10个男生经过,就有8个男生停下来做问卷,6个男生事后联系美女搭讪(例如:约她喝咖啡);而拱桥上,平均10个人,只有6个人停下做问卷,2个人事后联系美女搭讪。研究人员认为:吊桥上人的身体处于更高的应激状态,更容易坠入爱河。

答 案

两个都是相关研究。第二个很有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是实验研究。尤其是研究者在写报告时往往迷惑人,误导人,让人觉得他们是在检验一个因果关系。事实上,没有研究者的主动操纵——主动地去随机分组、让两组人接受两种不同的操作,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变量,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在一个或多个时间点上的相关性(一者越高,一者越低;或一者越低,另一者也越低),但是不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自变量(原因)的变化会导致因变量(结果)的变化。

第一个研究很容易识破,运动员表现好的,可能是他们在场上运动时间长,使他们养成了这样一种行为习惯。实验研究的思维核心是“不同自变量水平的对照组”思维——或者叫“反向思维”,我们要想:如果C罗们不再有迷信行为,他们的表现就会变差吗?

第二个研究的破绽是:两个组不是研究者的主动操纵分出的,而是研究对象自行分出的:吊桥能提高人的应激状态,但是选择走上哪座桥,不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这样的话就引入了两组人初始状态的差异:走哪座桥,是不是和人的个性有关?爱好冒险的人是不是更可能选择走吊桥?吊桥上这群更爱好冒险的人是不是更可能去寻求爱情的可能?

其实这个研究就和爱吃燕窝的女人皮肤好一样,它们可能都是第三方变量(有钱)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一个真正的实验研究中,人们走上哪座桥往往由研究者巧妙、隐蔽地引导造成一种随机分组的现象(比如,在十字路口找个研究助手等待路人,和他们玩个游戏,抛硬币决定走哪座桥,要他们仔细观察桥上的风景。)

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过程和阅读理解侦探小说类似。一旦你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套路,这些都会成为你思维的自动化策略。

2下面哪个研究更好?为什么?其操纵的自变量分别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1、兴奋的派对:

研究人员找了两瓶一模一样的饮料,一瓶里面放了兴奋剂,一瓶里面没放兴奋剂,在派对的入口处随机给客人们喝,派对结束后,问客人们派对上玩得开心吗。结果显示:喝了兴奋剂的那一半人更开心,统计上显示开心值有显著差异。

在第二个研究中,研究人员做了同样的事情,只是这一次,两瓶里面都有兴奋剂,随机地告诉一半的人,里面有兴奋剂,另一半则说:“这是新式饮料。”

结果显示:………

请猜测这个研究的结果,并给出你的解释。为什么要告诉另一半人:“这是新式饮料”。为啥不简单点,啥也不说?

答 案

两个都是实验研究,两个研究的因变量都是参与者在派对上的快乐程度,但是研究一的自变量是一个物理层面的变量(兴奋剂摄入与否),而研究二的自变量是一个心理层面的变量(是否知道摄入兴奋剂),研究二的中介变量是参与者对自己身体兴奋状态的归因(因为兴奋剂、因为派对)——为此,研究者还应该询问他们对自己参加派对时兴奋状态的感知和解释。

研究二显然更有趣,事实上,它是一系列情绪认知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这一系列的研究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当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兴奋是由兴奋剂造成时,人们更容易归因于派对(中介变量的变化),更容易觉得自己当时是开心的(因变量)。

有同学问:一组参与者归因兴奋剂,另一组参与者可不可能归因新型饮料呢?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批判思维,所以,我说是一系列研究中的一个,后面还做了许多类似的实验,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人对自己身体兴奋状态的归因会影响人的情绪感受。当然,具体到这个实验,人们很少会认为饮料会改变人的身体状态,而人们都知道兴奋剂让人身体兴奋起来。所以同学担心的这种情况在这个实验中并不存在,否则两组人也不会存在快乐感受上的显著差异。

其实,研究者几百年来做的就是不断地批判、质疑,经过不断地反思,最终形成了这一套随机分组、随机控制试次(RCT)的实验方法。

还有一种批判是:研究的对象都是参加派对的人,那些从不参加派对、安静如鸡的人是否也会这样呢?很好,这个问题关乎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generalizability)。的确,一个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换一个情境可能就不成立了。所以我们需要有许多的实验,在不同的样本(人群)中去重复这个实验,才能比较有信心地说:这个规律在所有人当中都成立。但事实上,不管做多少次实验,有多少种人参与,我们永远不能证明这个普适命题:“人对自己身体兴奋状态的归因会影响人的情绪感受。”我们只能说目前的实验结果依然支持这个理论。科学就是不断地怀疑与批判,永远保持一种开放、谦逊的心态,等待更简洁、更能够解释和预测各类现象的新理论代替旧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2、样本的数量

大家还可以读一下《单身使人折寿?——科学推理分析》一文(可以百度下!),再仔细想想:什么是实验?为什么实验是探索因果关系的好办法?(当然,有时我们没法操纵自变量——比如“抽烟”,我们不能随机分派一半的人让他们去抽烟,这有违伦理;再比如一个地区的经济政策,一般也不是研究者能够随机操纵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借助纵向追踪研究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复杂的统计方法做“准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要有随机对等的自变量操纵——一般由研究者主动发起,如果没有这个“主动操纵”,那么就不是实验研究。

举例来说,如果一群人自发地选择了两条路中的一条,或者两种写作主题中的一种,那么,这就不是研究者的主动操纵。这里就没有“自变量”。如果你发现选择写小说的人比选择写诗歌的诗人更少自杀,这能够说明写小说对人的心理健康更有利吗?(答案:不能,选择写小说还是诗歌是否和他们本身的个性差异有关?比如写诗的人更敏感、更直觉化?)

而如果是你随机分派一个班的学生为两组人,一组人写小说,一组人写诗,一个学期后,发现写诗的那组人情绪更加消极,那么,这又能说明什么因果关系吗?我们研究者的主动操纵是为了创造一个让两组或多组人在实验之前平均对等的状态。如果是让这些人自发地分组,那么会怎么样?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人自发分组、进而影响实验的结果(即“混淆变量”)?

答 案

只要样本量足够大(按社会心理学平均效应量r = 0.21的标准,每组至少72人),你的主动操纵足够巧妙,符合“双盲设计”(可百度了解“双盲设计”!)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研究中两组人的起始状态是平等的,最终造成的差异应该是自变量(写作形式)造成的,是一个好的实验研究。

小结>>

01为啥要研究者来主动操纵啊?

保证两组人只在自变量上存在差异,而如果由参与者自己分组,则影响他们分组的那些个性因素没有被平衡,可能成为“混淆变量”。

02为啥要大样本随机化分组啊?

为了让无数可能的额外变量效应在平均水平上被平衡掉,保证不同组的参与者初始状态均等。

03为啥要操纵心理上的自变量啊?

因为我们要做有趣的、改变人类对自身认知的研究。如果自变量停留在物理层面、没有“深入人心”,就不是一个好的心理学研究。它可以是好的生物学、生理学研究,但是缺少心理学意义。

写在最后

给大家推荐一本周欣悦写的《身边的金钱心理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研究,大家读一下这本有趣的书,看看里面有哪些是实验研究、哪些是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怎么测量的?研究者如何操纵、改变自变量,让不同组的人接受不同水平的自变量?(提示,为什么在很多实验中还要测量自变量——尤其是心理自变量呢?——因为我们想要知道是否成功地操纵了自变量,这就叫“操纵检验”。)

学习程度好的人,还可以进一步回答:实验研究中哪些是中介变量,哪些是调节变量。

以伽利略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掌握实验的方法后,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观察、等待,而是主动地拷问,让大自然吐露它的秘密,于是,近代科学得以出现,原本落后于中国的西方社会得以崛起。有同学说:我不想做科研,我只想过好平凡的一生。好吧!最后再转你们一篇微信朋友圈上的文章:《常喝咖啡的人更少感染新冠病毒》。咋样,是赶紧去囤咖啡,还是好好训练下实验思维(火眼金睛)? 

心理学科普文章大征集!
赶快加入我们吧!
各位心理学领域的老师快快加入我们吧,让我们一起为培育新时代公民心理学科学素养努力,实现新时代心理学科普人的新作为、新担当!——心理科普专委会
投稿邮箱 :xinlikepu@163.com
扫码关注我们 :
© 2024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专业委员会
E-mail: xinlikepu@163.com